• 搜索

山西原副省长披露云冈风波细节:单霁翔雷霆震怒连夜调查、耿彦波凌晨四点等候

时间:2024-04-25 15:38 点击:84 次

“这是我当副省长不久后,第一次碰到的一件十分头疼,也十分棘手的大事。头疼是因为省委书记深夜亲自打了电话,棘手是这两个人物都是有名的不好对付的人,让我这个一介书生根本不知道该如何应对。没想到这么一个天大的难题,什么工作也没有做,就圆满彻底地解决了。”

4月18日,微信公众号“山西文学”发表知名反腐小说作家、山西原副省长张平一篇题为《沉默大佛与无言口碑》的文章,其中披露了早年时任国家文物局局长单霁翔、时任大同市长耿彦波两人,围绕山西大同“云冈石窟周边环境综合治理工程”的工作交集细节。

耿彦波在2008年任大同市长以后,大刀阔斧地推进了当地城市建设、文物保护等工作,强势“造城”,铁面“拆迁”。他在大同市民间享有盛誉,同时又饱受质疑与批评,有“现实版李达康”之称。

耿彦波 资料图

“国家文物局局长雷霆震怒、省委书记深夜电话”

据张平在文章里回忆,“那一天记得已经很晚很晚了,大约深夜12点,突然接到了红机电话。我先是愣了一愣,紧接着吓了一跳,省委书记的嗓音。这么晚了,一定是大事!还没等我反应过来,书记严厉的声音便跟了过来:‘耿彦波在云冈石窟干什么了,你知道吗?’我正琢磨着该怎么回答,书记又来了一句:‘国家文物局单霁翔你熟吗?’”

“熟悉,政协我们在一个组。”

“那你明天一早就赶到大同去,单霁翔明天也一早到。耿彦波这些天在云冈石窟不知道都折腾了些啥,让人告到国家文物局了。”

张平认为,“书记是个作风十分严谨的领导,之所以半夜打来电话,估计单霁翔的那一段话,确实把问题写得很严重。”

他介绍,耿彦波市长在大同维修云冈石窟的事,自己自然是知道的。“但具体要把云冈石窟修复成什么样子,目前正在实施怎样的工程,采取什么样的措施,工程到了哪一步,自己并不是十分清楚。”

“作为大同市长的耿彦波,既是专家,又是领导,在文物维护和修复方面,政绩卓著。王家大院、榆次老城、绵山开掘、晋祠重修、蒙山大佛,几乎都是他的杰作。这些地方至今都是旅游胜地,名闻天下。即使是文物专家也都心悦诚服,在地方干部和群众眼里,也都是神一样的存在。耿彦波想干什么,跟着他干就是了,一般也没有什么人会对他工程指手画脚,说三道四。”

但这次不同,省委书记的电话刚放下不久,省政府秘书长,省文物局,省委办公厅的电话也都一个接一个打了过来。

张平写道,这些电话都是“一个意思,国家文物局长单霁翔把耿彦波市长正在维修云冈石窟的行为几乎说成是‘对文物的极大破坏,将会对这一历史文化遗产造成难以估量的重大损害……’”

第二天六点多,张平赶到大同时,没想到单霁翔早已在五点前就赶到了云冈石窟。

他表示,自己当时虽然认识单霁翔,但是对这个面相和蔼的局长并不真正了解。“一直等到在政府工作分管文物后,才真正知道了单霁翔的厉害。这个国家文物局长不抽烟,不喝酒,不吃请,不住套间,不坐头等舱。”

“说实话,对行政工作,自己初来乍到,完全是门外汉,面对着这样两位政界要员,问题究竟该怎么解决,心里一点儿没谱。到了大同早饭也没顾上吃,就直奔云冈石窟。”

张平回忆,等在石窟大门口的大同市政府办公室主任一见面就对他说,单霁翔和耿彦波一大早就在一起了,就他们俩,不带车,谁也不让跟,先是在沟里转,这会儿又爬到山上去了。主任看看时间,“你看你看,说是等你来了再吃早饭,可你看现在都几点了,我们都饿得前心贴后心了,他俩好像都不知道已经快到吃午饭的点了。”

利用这个空儿,大同市政府办公室主任还把单霁翔发火的来龙去脉大致给他讲了讲。“其实就一个意思,真正想把云冈石窟维护好,实在很不容易。”

微信公众号“山西文学” 文章配图

耿彦波云冈往事:受告状检举无数、凌晨四点等候调查

文章里,张平介绍说,当时的大同,一是因为气候的变化,二是由于处处蓄水截流,三是受困于云冈四周诸多煤矿的开采,早已是水源枯竭,河流干涸。经年尘土飞扬,风沙遍野,特别是煤矿开采和二氧化硫造成的空气污染以及酸雨侵蚀,对云冈石窟的维护造成了极大的威胁。仅仅几十年,当初石窟外壁星罗密布的万千石佛,当时已经所见无几。

耿彦波当了大同市长,第一件事就是对云冈石窟这座世界文化遗产,进行了大规模的全方位的维护和修复。关闭迁移数十座煤矿,恢复生态,改道云冈石窟上方的运煤公路,封闭云冈四周山岭,截断私自偷观石窟所有的人行通道。还有一个重要举措,在石窟前沿的山沟和石窟四周的区域蓄水筑池,要把云冈石窟还原为一个洁净而又湿润的区域小气候。

“当时单霁翔局长最为担心的恰恰就在这里,因为在告状信里面,也不乏一些专家的声音。如果把云冈石窟放置在一个潮湿的环境里,必然会对云冈石窟造成更大的侵蚀和破坏。”

张平表示,耿彦波当时带着单霁翔,其实就是一次现场解说,把当年流经云冈这一带的水道和池塘一一指说给局长。“单霁翔很可能就在那个时候,发现了这个干巴瘦的市长耿彦波,在维护云冈石窟工程方面,已经做了大量开工之前的考察和调研工作。”

“今天看来,这是一个真正的大手笔,连冯骥才也说,耿彦波这个举措,应该是从根本上解决了云冈石窟的维护问题。但这一系列举措,也极大触动了很多人的利益。于是,就有了各种各样的检举揭发和告状信,就有了单霁翔雷霆震怒,严厉批示,连夜赶来调查,就有了省委书记半夜电话,让耿彦波凌晨四点就等在这里的文物事件。”

整件事是“很快就证实了的误打误撞和误判”,张平在文章里总结说,耿彦波毫无私心,集思广益,认真调研,货真价实地做了一件了不起的事。耿彦波十分幸运,云冈石窟也同样十分幸运的是,碰到了一个在工作上格外较真,对文物保护举措十分务实从善如流的单霁翔,居然连夜亲自赶到云冈石窟,非要把这件事弄个水落石出,明明白白。而且对就对,错就是错,有了偏差,立刻予以纠正。如果换作另外一种性情的领导,作一个严厉的批示,也就完事了,至于工程对不对,有没有问题,那就再也不会过问了,这样一来,那耿彦波的这个黑锅可就不知道要背多久了,云冈石窟这个维护工程也不知要拖到哪年哪月了。

张平还提到,那天等大家看到他们两个从山头上走下来时,所有的人都有些发懵。他们俩一路比比划划,滔滔不绝,情绪热烈,言谈不休,都已经好几个小时了,依旧毫无倦意。那模样,就好像两个好朋友,很多年没见面了一样。

“直看得我两眼发愣,什么叫惺惺惜惺惺,眼前就是。”张平说。

张平猜想,当时他们之间肯定有过一番激烈的争执和交锋,当然也会有各执一词的诉说和辩解。但最终是怎么说服了对方,怎么感染了对方,那就不得而知了。“十几年过去了,今天看来,缜密的科学数据,完全证明了当时的举措对云冈石窟的保护功不可没,功德无量。”

根据张平的回忆,当天吃午饭时,单霁翔说,“我回去就写报告,如何保护文物,大同就是一个标杆,云冈石窟就是一个典型事例。”

耿彦波一副十分谦虚的样子,“局长指出了很多问题,做了很多指示,我们一定认真改正,认真完成。”

单霁翔当时甚至提出,要用杭州西湖的办法,用钢化玻璃做成巨型罩子,就像罩住雷峰塔那样,把云冈石窟也整个罩起来。

“令人惋惜的是,云冈石窟巨型钢化玻璃罩子的设想还没落实,单霁翔就调到了故宫。”

至于耿彦波,在大同五年,他几乎完全复原了一座大同古城。张平说,去年他到大同,晚上游览古城,城墙上游人如织,热闹非凡,车水马龙,一片鼎沸。于今耿彦波已经离开大同十多年了,但那个导游一边解说,一边仍无比自豪地说了无数遍“我们的耿市长”。

张平在文章里介绍说,单霁翔和耿彦波有两个共同的好朋友,冯骥才和韩美林。

同年秋天,听说上述事件,到访云冈石窟的二人异口同声:“张平你一定要把这件事写出来,国家有这样的干部,才是老百姓的福气。”

那天他们到了云冈石窟,在景点办事处,“冯骥才一脸赤诚,画了好几张大画;韩美林挥笔如飞,写了差不多两百幅大字。两个人这么慷慨大方,就一个意思,你耿彦波当市长不易,为了修复文物古迹,处处求人,处处说好话,用我们这些字画,作为礼物送给他们,肯定让你求人办事能更容易一些。”

2013年初,耿彦波调离大同,众多市民上街请愿,希望“耿市长”能留下来。张平当时听到这个消息,感慨万分,但一点儿也不觉得奇怪。

他表示,“之后每当听到单霁翔、耿彦波的消息时,总是止不住就想起了冯骥才那句话,国家有这样的干部,才是老百姓的福气。国家有这样的干部,更是中国文化的福气。”

2024年4月拍摄的云冈石窟(视觉中国)

云冈风波的来龙去脉

2009年8月,科技日报刊发报道《以文物保护的名义——云冈石窟环境治理工程争议调查》,据介绍,自从云冈石窟周边环境综合治理工程开始,一些文物保护专家便对其方案提出质疑,人工湖是专家质疑的焦点之一。

“云冈石窟的岩体极为脆弱,最怕水,尤其怕干湿交替,一吸收一蒸发,岩体就容易剥落”,中国文物研究所的一位研究员认为,这么大面积的人工湖,而且离石窟这么近,造成整个小环境的改变,对石窟将产生不可预知的影响。

时任大同市文物局局长高东森对此提出了不同看法。“正因为大同十分干燥,且空气中浮尘较多,挖掘一个人工湖或许能起到滋润和净化空气的作用”,高东森说,“当然这是我们的一个设想,并没有经过科学的研究”。

报道援引史料称,修建伊始,在距离云冈石窟 25 米的地方曾有河道如玉带穿流而过,河边绿树成荫,美不胜收。而到了金代,古人发现水对石窟的巨大破坏力,为了保护云冈石窟,才将这条河流改道到距离石窟四五百米处,即今天云冈石窟南面已经干涸的十里河。

大兴土木之后对遗产真实性的损害,也是争议之一。有专家提出,“新修的建筑是对云冈石窟的重新解释,现在我们能知道它们都是假的,但是50 年以后100 年以后,或许没有人能知道真正的云冈石窟是什么样子”。

当时,高东森在和记者见面时说,“从今年年初以来,我连一天都没有休息过,终日在工地上忙碌,耿市长比我们更忙,每天早上六点多就到工地,晚上十一点多还在开会。大同等了多少年才等到了今天这样的发展机会!”

面对各方的质疑,高东森向记者道出了他们的委屈:“在过去这么多年里,云冈石窟什么都没有动过,周边的村庄、煤矿几乎包围了石窟,拆迁一直没能成行,空气污染、酸雨、煤灰、居民生活的排放物无一不对石窟产生恶劣的影响,专家们从来没有提出任何意见,而云冈石窟的风化一天比一天严重。现在我们想做事了,想发展了,提意见的却来了。”

有专家认为“云冈石窟周边环境整治是一件好事”,但在这件事情上,当地政府“犯了两个严重错误,一是在云冈石窟保护范围内大兴土木,违反了文物保护法,二是没有经过科学的论证就搞这么大的工程,后果不堪设想”。

同年8月,科技日报曝光的山西省大同市“云冈石窟周边环境综合治理工程”,被国家文物局紧急叫停。时任国家文物局局长单霁翔8月20日晚在北京约见了时任山西省文物局局长施联秀和大同市市长耿彦波,召开调查处理专题会议,确认该工程违法,并代表国家文物局党组传达了处理意见。

国家文物局调查组认为,人工湖、仿古商业一条街、窟前道路和广场等项目均在云冈石窟保护范围和建设控制地带,未依法履行审批程序,违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第十七条、第十八条的规定,属于违法建设工程。专家认为,该工程影响了文物的真实性和完整性,人工湖的修建将对文物本体产生不可预知的影响,性质恶劣。

当时,国家文物局要求,立即停止大同云冈石窟保护范围和建设控制地带内的所有违法建设行为。停工期间,施工人员和机械设备全部撤出施工场地。大同市人民政府及相关部门要制定并落实文物本体安全的措施,确保文物本体安全、游客安全和云冈石窟正常开放。大同市人民政府及相关部门要尽快履行《云冈石窟保护总体规划》的报批手续。山西省文物行政部门和大同市人民政府要组织专家,对违法工程给文物及其背景环境所造成的损害后果进行评估,听取专家对整改措施的意见和建议,并上报整改方案。同时,国家文物局要求依法追究相关责任人的法律责任。

耿彦波解释说,这个工程是2009年省政府重点工程,虽然没有报国家文物局批准,但已经上报了省政府,而且还获得了山西省政府7000万元的可持续发展基金。“这个工程投资较大,老百姓拆迁很多,要尽快处理好停工和整治的关系。”但他表示,将不折不扣落实国家文物局意见,使云冈石窟大景区的整治更好更科学。

之后在2010年5月,时任国家文物局局长单霁翔来到大同市考察调研,对该市文物古迹、传统民居的修复与保护以及恢复旧城风貌等工作予以充分肯定。

单霁翔认为,大同市在文物保护方面的大方向是正确的,尺度保持和谐;文物建筑的修缮经过论证,成果显著。希望大同市再接再厉,在文物保护方面取得新的成绩。

据大同市委市政府新闻中心发布的新闻稿,云冈石窟周边环境综合治理工程给单霁翔留下深刻印象。

他指出,云冈周边拆除了大量的不协调建筑,改善了当地民众的居住条件,整个工程有很大的社会价值。对于进入景区的游人来讲,他们参观的环境、购物的环境、休息的环境以及获取多样化知识的环境都会有所改善提升。对整个城市经济来说也是不可低估的。他还就云冈石窟保护涉及到的窟檐研究、防止风化等部分问题提出了意见与建议。

Powered by 在线配资平台_在线配资网站_在线配资公司 RSS地图 HTML地图

Copyright